消費者應選擇「價」的變動會是比較好的決策;反之,生產者選擇「量」的調整會是比較好的策略。

情境一:降價好還是加量好?

買飲料時,若有兩種優惠可選擇,此時降價 50% 好,還是加量 50% 好?

有些人可能覺得沒差,但真的沒差嗎?我們用數學來驗證。

假設飲料原價 100 元,容量 100 cc。

一、降價 50%

價格由原本的 100 降至 50,但容量不變。

此時 C/P 值(性價比) 為 100 / 50 = 2,即每 1 元可以購得 2 cc。

二、加量 50%

容量由原本的 100 cc 增至 150,但價格不變。

此時 C/P 值(性價比) 為 150 / 100 = 1.5,即每 1 元可以購得 1.5 cc。

小結

在這個條件下,消費者選擇「降價」會比「加量」划算。

情境二:漲價好還是減量好?

我們將驗證與情境一相反的條件下,結果是否會改變。買飲料時,若店家因應物價波動而調整,你覺得漲價還是減量對消費者比較好?

假設店家欲漲價 50% 或減量 50%,且飲料原價 100 元,容量 100 cc。

一、漲價 50%

價格由原本的 100 增至 150,但容量不變。

此時 C/P 值(性價比) 為 100 / 150 = 0.67,即每 1 元可以購得約 0.67 cc。

二、減量 50%

容量由原本的 100 cc 減至 50,但價格不變。

此時 C/P 值(性價比) 為 50 / 100 = 0.5,即每 1 元可以購得 0.5 cc。

小結

在這個條件下,消費者選擇「漲價」會比「減量」划算。

總結

以上皆不考慮複雜的心理因素、邊際效應及商業策略等問題。

因此,在調整同比例的條件下(例如都是 50%),則消費者應選擇「價」的變動會是比較好的決策;反之,生產者選擇「量」的調整會是比較好的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