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icePlay - 打專利戰前,注意風向球
原本人人看好、股市看漲的公司,一不小心就可能泡沫了。
PricePlay.com
一位優秀台灣人在美留學期間,突發其想申請了專利。在看準商機後,先跟合伙人在美國成立 PricePlay.com 公司,並於 2007 年開始,接連告贏 Microsoft、Yahoo、Amazon 及 ASK 等四家公司,看似前景可期。
之後為了擴充彈藥庫,將其母專利更進一步申請了相關的延伸專利。待 2013 年延伸專利通過後,於 2014 年繼續控告 AOL 公司。
根據報導指出,接下來更可能繼續攻下 Google、Facebook 及 LinkedIn 等大型企業。168 理財網更估計光 Google 一役就可以獲取 1000 億台幣的授權金。
因後勢看漲,且又是台灣人以專利反擊美國成功的案例,所以除了台灣鄉民的爽度大增外,股民更不可能放過這一波看漲情勢。
有興趣的可以看 168 理財網的報導。
轉折點,2014 年 Alice v. CLS Bank 一案
2014 年年初 PricePlay 控告 AOL 一案,最後卻因 2014 年六月 Alice v. CLS Bank 的他案判決而慘敗。
在 PricePlay v. AOL 一案的判決書 中指出,法官引用 Alice 案判決的方法論,直接判定 PricePlay 敗訴。
其實敗訴也就算了,更慘的是敗訴是因為法官認定 PricePlay 拿來控告的兩項專利 US8050982 及 US8494917 是無效的!
如果只是輸了官司,PricePlay 還可以繼續用專利控告其它公司,但這下連彈藥庫中的專利都一併輸掉了。
風向球
其實 PricePlay 的訴訟手法接近專利蟑螂 (專利流氓) 的行為。如果有注意全球專利蟑螂的制裁風向,或許就可以調整戰略,而不至於全盤皆輸。
舉例,
- 2010 年的 Bilski 一案之後,專利判決方式產生一些變化,尤其是軟體專利及商業方法專利,而 PricePlay 的專利很明顯就屬於此範圍。所以即使 2007 年先後贏了 Microsoft、Yahoo、Amazon 及 ASK 四家公司,也不代表之後的戰役還會贏,尤其控告 AOL 之前發生 Bilski 案及其相關的案例。
- 加上 2013 年美國白宮針對軟體專利訴訟亂象,提出 15 頁的正式備忘錄,就是要針對專利蟑螂的行為進行制裁。
- 以及,Bilski 一案後,許多公司及人民長期對專利蟑螂所累積的怨氣已達到高點。
以上種種跡象,促使專利蟑螂紛紛「轉型」。他們不是退休,而是換成另外一些更巧妙的手法繼續生存。然 PricePlay 在 AOL 一役中,卻似乎沒有新的戰術。在手法不變,時代在變的情況下,最終也只能吃下敗戰。著實可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