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對雲服務的認知,有了更透澈的瞭解。

原來要用經濟學角度切入,才可以更瞭解 AWS 等大型公司為什麼要推出某些服務。若只是單純用技術切入,見樹不見林。

簡單幾個思路,對於雲服務公司,不管是租多虛擬機的大客戶或租少量的小客戶,對他們都是差不多的。

差別在於他們是不是有用到 Auto Scaling,有的才是好客戶,否則不符合他們的成本結構

但是 Auto Scaling 又不是每個客戶都能用,畢竟技術架構必須符合某些條件。容器化也有一樣的問題,所以對於雲服務公司來說,容器化只是順勢推出,不是重點,因為容器化未必等於 Auto Scaling。

所以 AWS 重點轉到 Serverless,在這種限定框架下,客戶怎麼用都符合 Auto Scaling,就都是好客戶了。

而 Google 推出 Kubernetes,雖然打著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口號,但本質算是強迫把容器化盡量等同於 Auto Scaling。相較之下,Microsoft Azure 比較像是往 Hybrid Cloud 及 SaaS 發展,也是同樣的思維。

最後提出一個反思點,如果以為讀懂上述我要說的,請想一下,上述我提的兩點: 1. 不管是租多虛擬機的大客戶或租少量的小客戶,對他們都是差不多的。 2. 差別在於他們是不是有用到 Auto Scaling,有的才是好客戶,否則不符合他們的成本結構。

乍看之下,這兩點是衝突的,但其實不是,若能看透就懂我想要說的了。